Smile 笑容

力帆原来是有故事的

力帆的老总很有意思,一位值得去了解的思想家。

 

“我是伺机而动的猫”

1938年,尹明善出生于涪陵的一个地主家庭,家道殷实。不过解放后,他和母亲被发配到郊区的一座山上住。“那段时间,我和50多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”。为了谋生,12岁的尹明善向一个好心人借到5角钱,卖起针头线脑来。那个时候,他到城里买针,一角钱可以买50根,卖到乡下是每根针一分钱,利润很高。一般一天卖针能赚一角多钱,3天就可以帮母亲买一升米,剩下的还可以买点油盐和菜什么的,他由此成了家里的顶梁柱。

“通过卖针,我居然还学到了现在才兴起的资金调用和拆借”。尹明善说,自己一般是先在乡下卖掉针,赚到钱后再到城里进货。一位相识的卖鸡蛋的年轻人则是先到乡下花钱买鸡蛋,再拿到重庆卖掉。于是,尹明善和卖鸡蛋的年轻人商量,采用“融资”的办法,把两人的资金合在一起用。“我把在乡下卖针得来的钱都交给他,这样他可以多收购一些鸡蛋,到重庆他卖掉鸡蛋后再把钱交给我,我又可以多进些针头线脑”。一年下来,尹明善居然赚到了对于当时的自己来说天文数字般的几十元钱。

有了这笔钱,母亲的生活有了着落,尹明善便来到重庆求学。他不仅考上了公立中学,还因成绩优异获得了奖学金。在校园里,尹明善如鱼得水,高一上学期便自修完高中阶段所有数学课程,下学期学完了大学数学专业的全部课程,高二时甚至解答出当时数学界的一些顶尖难题。尹明善至今仍然感慨:“如果不是历史的错误,我可能会成为一名数学家”。

然而,1958年春天反右复查期间,念高中三年级的尹明善,因被揭发“有右派言论”而失学,两年后他因罪名上升为“反革命”而坐了9个半月牢,后来又被发配到塑料厂监督劳动。从此,尹明善历经了20多年“牛鬼蛇神”的日子。

因为“政治上有问题”,周围的人对他敬而远之。尹明善便苦中作乐,天天埋在书本里。“有一则寓言说:一只猫刚走进一间屋子,一阵风吹来,门关上了,猫被困在屋里。怨天尤人,困兽犹斗是徒劳的,聪明的猫会时时保持蹲伏的姿态,等待一阵风再度吹开这扇门时,一跃而出。那个时期的我就是这样一只伺机而动的猫。”尹明善说。

出版业掘得第一桶金

1979年,可以说是尹明善人生重新开始的一年。尹明善说,自己当时就想“我还年轻!姜子牙81岁出山,我今年才41岁,一切都并不算晚”。

此前20年,尹明善戴着“反革命”的帽子,整天“运动”着。此后,尹明善先后做过工厂的英语资料译员、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教师、重庆出版社编辑。虽然有了较为稳定的工作,但闲不住的尹明善总在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。1983年,重庆外办下属的一家涉外科技咨询公司亏损30万元,经人举荐,尹明善走马上任,通过两年的打拼,企业扭亏为盈,给公司盈利100万元。尹明善经商的才能初露锋芒。

1985年底,尹明善毅然决定放弃“铁饭碗”,自己创业,离开涉外公司正式下海创办了重庆长江书刊公司,成为重庆最早也是最大的书商。这期间,他编辑发行的《中学生一角钱丛书》发行量突破千万册,掘得第一桶金。该丛书的创意后来还被上海出版界演变为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中国的“五角丛书”。

在出版行业做了3年之后,已经成为重庆市最大的民营书商的尹明善突然宣布退出出版业。“尽管当时这个行业活跃异常,但已是一眼见底,就当时形势而言,它注定是一个做不大的行业。我退出非常干脆利落,当时有整整一仓库书没销售完,就直接把它们拉到废品收购站卖掉。”

直到今天,民营出版业叫得响的大腕也不多见。尹明善独到的战略眼光当时就已经显现无遗。他是在寻找更好的机会。

把握时机造摩托

“获利路有三,垄断我无权,投机我没胆,创新求发展”。这句被朱镕容基总理所称道的话,是尹明善自创的座右铭。

90年代的山城以摩托车闻名,行业老大“嘉陵”和老二“建设”齐集重庆,带动了一大批生产销售摩托车及配件的民营企业,人称“摩托帮”。在外人看来,这条道上已经有两只老虎拦路,还有数不清的同行虎视眈眈,没有相当实力,一头扎进去无异于自寻死路。可是,老尹敢。

霎时,家人,亲戚、朋友一致反对,“你简直是疯了!不知你头脑里在想什么!亏你想得出来!”但这的确不能责怪他们。他已经55岁了,突然向全家宣布“我要创业”,还要求家里各位听众“注意保密,不得外传”。谁听了也会目瞪口呆。

没有国企的资源依托,没有先入者的品牌优势,55岁入行的尹明善,要在夹缝中杀出条生路,只有剑走偏锋。老尹的“绝活”是一个老的不能再老的新招:创新。

他没有重复其他小企业为大厂做边角料的老路,一开始就直指摩托车“心脏”——发动机的生产。因为他看到,尽管当时的摩托车市场热浪灼人,但发动机一直是瓶颈,国内只有50毫升和70毫升两个型号,其余大多从日本进口,当地摩托车小厂还不得不远到河南买质次价高的国产发动机。

尹明善从中嗅到了商机,决定倾注他第一次创业时掘获的全部20万元资金,进入摩托车行业。1992年,尹明善果断注册成立了“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”。在这个租来的不到40平方米的车间里,尹明善向底下的9名员工宣布:我要造出全中国、全世界没有的摩托车发动机。

说这句话时的尹明善是重庆“摩托帮”不入流的人物,但出乎大家的预料,7年之后,尹明善成功了。

尹明善当时发现,把建设集团维修部的摩托车发动机配件买来,组装了再卖出去,成本只需要1400元,而拿到市场上去却能卖到1998元,这是一条无人知道的捷径,建设集团对此也没有觉察。

过了将近半年时间,建设集团才如梦方醒,下令一个零配件也不能卖给尹明善,而那个时候尹明善自己设计出来的摩托车关键零配件已经横空出世。通过短暂的积累,尹明善有了500万元资金,他下狠心拿出50万元来搞技术开发,研制当时全国独一无二的100毫升四冲程发动机。接着尹明善又一鼓作气,投资100万元开发出100毫升电启发动机,两个全国第一,一下子就为尹明善赢回3100万元。

“人不出门身不贵,产品不出门不值钱。”90年代后期,众多摩托车企业在国内市场血拼价格,此时的尹明善已经把目光投向了海外。2001年,力帆集团出口创汇2.02亿美元,在全国摩托车企业中首家出口创汇突破1亿美元,成为全国当之无愧的摩托车出口老大。2005年力帆出口2.6亿美元,出口量占到总销售量的35%,利润却占到75%。尹明善对此还不满足,力帆的目标是把国外市场的销售量占到总销售量的50%。

如今,力帆集团每年至少要推出100项专利。“创新、出口、信誉好”是尹明善自奉的三件宝。尹自定时间分配为一年在厂内1/3,国内1/3,国外1/3。

68岁实现汽车梦

也许正是有着摩托车的成功冒险的尝试,尹明善在四年前萌发了进军汽车业的想法。那一年,他正式当选为重庆市政协副主席。

“只有夕阳的技术,没有夕阳的产业,只要创新不断,制造业永远是不落的太阳。”尹明善这样看待摩托车产业。但是他也深知,摩托车向汽车过渡是这个产业必然的发展趋势。

2003年,尹明善召集力帆的智囊团研究下一步如何发展。因为摩托车工业受一个经济规律局限:一个国家人均GDP超过1200美元,销量就会逐渐变小。

投资金融、房地产、通信、IT……众股东众说纷纭。

一天,尹明善像往常一样来到嘉陵江畔散步。忽然人声嘈杂,街面上一组婚庆车队身披花饰鱼贯而行,30多辆浩浩荡荡,一色的本田雅阁。

旁边一对男女的对话却引起了他的注意。年轻女孩说:“全都是本田车,好神气!”男友发话了:“我也有本田摩托啊!”“本田摩托后来不做本田轿车,哪有今天的辉煌?”“那倒是,一个企业属什么行业很要紧,把牙签做了世界第一又怎么样?”

一语惊醒了在江边若有所思的尹明善。所谓男怕入错行,女怕嫁错郎,一个企业选择一个行业是非常关键的事情。

“当今世界摩托老大本田年销售25亿美元,而汽车老大丰田年销售1600多亿美元,是前者的60多倍。而且从二轮到四轮的成功者不乏先例,本田、宝马、铃木、起亚都是摩托起家,但汽车做得更成功。”

想到这些企业的在行业间的经典转换,瞬间,尹明善茅塞顿开,力帆也具备相似的条件。
“当年追车儿,今朝造车人。恍然如梦中,幸运中国人。”2006年1月19日,尹明善的力帆520轿车全球同步上市了,在上市现场,他赋诗一首表达自己的心情。为了这一天,尹明善等了近一年。

2004年,尹明善宣布挺进汽车制造业,“两轮变四轮是我最大的梦想。”尹明善的第一辆四轮轿车在2005年4月初亮相于重庆国际汽车展览会上。2005年12月16日发改委批准了力帆集团的汽车生产资格,力帆轿车有了准生证。

然而,在这一年时间里,业界对尹明善以及民企造车热潮的质疑声开始出现。奥克斯退市事件给国家发改委敲响了警钟,汽车业激烈的竞争也让人为尹明善捏一把汗。

“当年力帆用20万元开发摩托车发动机,不也是有人批评头脑发热吗?可事实证明,力帆只用20万元就发展起来了,并做到了今天40多亿元的资产。力帆是生产摩托车的,转产汽车并非艰难。因为摩托车配件的生产与汽车配件的生产在工艺上差不多。”尹明善自己并不觉得力帆造车是一件异想天开的事,“BMW、本田、铃木、起亚等不都是摩托车起家的吗?摩托车企业造汽车有先天的优势。当年摩托车市场竞争比现在汽车的市场竞争残酷多了,力帆就是在竞争中长大的。”

此时的尹明善信心爆棚,但他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市场环境。“打得过就打,打不过就跑。农村包围城市。”尹明善将当年游击战的手法用到了汽车上。

老尹,永远年轻

从面相看尹明善,说他“老尹”恰如其分;但从对事物的敏感、接受与把握上看,称其“老尹”真有点误会了他。

如果单把企业家作为一个职业而言,今年69岁的尹明善无疑年龄有些偏大。而尹明善却并不服老,在他看来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理年龄、心理年龄和事业年龄,他把1979年落实政策定性为自己的18岁,标志着他在事业上才真正“成人”,因为他终于可以出来做事了。“这么算来,我现在只有40岁,我刚刚步入事业的成熟期”。事实上,熟悉尹明善的人都有一个共同感受,他对新事物接受之快,了解之多,远比一个普通的40岁中年人超前得多。

近一年来,人们发现,尹明善对产品、对管理谈得少了,对虚拟经济、资本运作、网络经济等谈得多了,与此呼应的是,力帆在资本市场上最近动作频频。有人评价:老尹开始玩虚的了。他的回答是:虚虚实实,兴企之道,一边做实体经济靠产品赚钱,一边搞虚拟经济把资本放大,只有在虚实互动之中,中国的民营企业才能真正成长起来。

尹明善有一句颇为得意的自况:学者中的企业家,企业家中的学者。学者务虚,企业家求实,尹明善希望凭借一种虚实结合的手段,驾驭企业的巨轮,在新经济大潮冲击下,快速平稳运行。如果说,在90年代传统经济背景之下,尹明善以他的创新力、洞察力成为整个产业领潮人的话,随着后资本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,尹明善依然希望屹立潮头。为把力帆做成百年基业,他还在学习、尝试和探索。